記者手記:南極筑“城”記——在長城站讀《中國南極長城站》
          2020-02-15 20:55:09 來源: 新華網
          關注新華網

          (“雪龍”探南極·圖文互動)(1)記者手記:南極筑“城”記——在長城站讀《中國南極長城站》

            “雪龍2”號進行長城站站用燃油卸運作業(2月13日無人機照片)。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攝

            新華社“雪龍2”號2月15日電 記者手記:南極筑“城”記——在長城站讀《中國南極長城站》

           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

            北京時間15日零時10分,首航南極的“雪龍2”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完成長城站卸貨任務。35年前的今天,這一中國首個南極考察站順利建成。

            連日來,記者在長城站采訪,閱讀中國首次南極考察隊隊長、長城站首任站長郭琨撰寫的《中國南極長城站》,感受著第一代南極考察隊員們的拼搏與進取,以及中國南極科考的艱辛與進步。

          (“雪龍”探南極·圖文互動)(2)記者手記:南極筑“城”記——在長城站讀《中國南極長城站》

            鳥瞰南極長城站(2月8日無人機照片)。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攝

          (“雪龍”探南極·圖文互動)(5)記者手記:南極筑“城”記——在長城站讀《中國南極長城站》

            中國首次南極考察隊建設的長城站1號棟(2月10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攝

            “搶運”物資:17天艱難卸貨

            “兩條小艇在波浪中前進,經過30分鐘,航行2.2海里,順利到達菲爾德斯半島南部,于15時16分54名隊員勝利登上了島,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星紅旗插上了南極洲!”郭琨在書中寫道。

            1984年12月31日,郭琨等54名隊員搭乘“長城1”號和“長城2”號艇,登上南極洲喬治王島,長城站在這里奠基。

            奠基典禮后,是建站物資卸運。由于水淺,大船無法靠岸,只能靠小艇卸運。南極自然條件惡劣,一天之中,大風、大浪、大霧、大雪說來就來,加上潮位變化,基本“靠天吃飯”。

            “我們就是抓住每一個風暴減弱或暫時停止的空隙,這個空隙不管在什么時候,就馬上在貨倉、甲板、登陸艇上組成一支支突擊隊,搶運物資,經常是夜以繼日地連續奮戰。”

            “雪龍2”號此次在長城站卸運236噸物資花了7天時間,而根據書中描述,當時的建站物資和儀器設備重達500噸,卸貨之難可想而知。但考察隊員花了17天時間,搶建碼頭、搶運貨物,終于成功將全部物資搶運到岸。

          (“雪龍”探南極·圖文互動)(3)記者手記:南極筑“城”記——在長城站讀《中國南極長城站》

            長城站科考隊員在溫室菜棚精心管理蔬菜(2月9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攝

          (“雪龍”探南極·圖文互動)(4)記者手記:南極筑“城”記——在長城站讀《中國南極長城站》

            中國首次南極考察隊建設的長城站1號棟(2月9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攝

            火速建站:26天苦戰建成

            1985年1月20日,長城站開始主體工程施工建設。這是決定長城站建設成敗的關鍵階段,南極只有夏天和冬天,夏天只有3個來月,是一場爭時間搶速度的苦仗。

            長城站的兩棟主體建筑,從澆灌混凝土地基、安裝鋼框架、組裝墻板,到內裝修等十幾道工序,僅墻板就500多塊,螺栓15000多個。

            “用了七天七夜的時間,兩棟主體房屋的外殼就建成了,創造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度,大家稱為‘南極速度’”,郭琨寫道,七天七夜建成兩棟主體房屋的外殼,又三天三夜完成了內部裝修。緊接著,氣象站、冷凍房、儲油罐等主要工程建設也相繼完成。

            經過26天苦戰,最后一道工序——長城站的銅質站標順利鑲嵌在了第一棟房子大門的正上方。1985年2月15日10時,考察隊宣布“中國南極長城站勝利建成”。

            郭琨在書中稱“長城站的衣食住行樣樣齊全,猶如一個微型城鎮”。如今,長城站的主體建筑增加至12棟、近4000平方米,科研設備增多、科考項目繁多、科考隊員眾多,已成為建立在南極大地上的一個微型“科學小鎮”。

          (“雪龍”探南極·圖文互動)(6)記者手記:南極筑“城”記——在長城站讀《中國南極長城站》

            長城站站區里的企鵝(2月9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攝

          (“雪龍”探南極·圖文互動)(7)記者手記:南極筑“城”記——在長城站讀《中國南極長城站》

            賊鷗湖邊用中、英文書寫的“賊鷗棲息地,請勿驚擾”木牌(2月11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攝

            保護生態:實施“綠色考察”

            坐小艇到長城站碼頭,或乘直升機到長城站停機坪,抬頭就能看到不遠處的“賊鷗湖”,這里生活著一群怡然自得的賊鷗。在賊鷗湖邊及長城站相鄰的海邊,不時有企鵝光顧。

            長城站內的這種人與動物和諧、融洽相處的場景,源于科考隊員對環境和生態的保護。“中國首次南極洲考察隊登上菲爾德斯半島的時候,就把事先準備好的用中、英文書寫的‘生物保護區’木牌,豎在長城站站區南北兩端的幾個小山的周圍(非考察人員嚴禁進入),以保護山上各種鳥類平靜地生活和繁衍后代。”

            郭琨寫道,科考隊員在長城站的南端建立了垃圾焚燒場。把易燃垃圾焚燒處理,不可燃垃圾封存,由船只運出南極。同時,建立了污水處理站,并把生活廢棄物封存,由船只運出南極。

            “雪龍2”號長城站卸貨期間,科考隊員同樣把長城站站區清理的建筑廢棄物、考察站運行遺留生活廢棄物等10個集裝箱運至船上,帶回國內處理,避免留在南極地區造成污染。

            長城站建成35年來,中國的南極科考事業獲得快速發展。就考察站而言,已經在東南極、南極洲大陸、大陸高原上建成了中山站、昆侖站和泰山站,第5個考察站——羅斯海新站也在建設中。“雪龍2”號完成長城站卸貨任務后的下一站,正是建設中的羅斯海新站。

          圖集
          +1
          【糾錯】 責任編輯: 劉陽
          記者手記:南極筑“城”記——在長城站讀《中國南極長城站》-新華網
        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8691125580056
        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av_亚洲精品911在线永久观看_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观看_日韩不卡一区二区视频在线

                  五月丁香色综合久久4438 | 一本一久本久a久久精品 | 日本免费中文在线视频播放 |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深喉 |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|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小说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