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广袤的乡土大地上,一股“银色力量”正悄然涌动。各地积极探索盘活“银发人才”资源的新路径,通过系统化组织、精准化对接、暖心化保障,引导经验丰富的老专家、老教师、老科技工作者等“银发人才”投身乡村振兴事业,为乡村发展注入宝贵的人才活水与智慧动能。
建机制、聚英才,激活银发人才“蓄水池”。有效整合资源是发挥“银发人才”作用的前提。当前,多地正着力构建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,将银发人才开发纳入整体人才战略。通过成立专门机构,联合相关部门力量,对区域内经验丰富、身体健康的退休专业人才进行全面摸底。依托“自主申报+组织推荐+定向邀请”相结合的方式,广泛吸纳各领域具备专业特长的银发精英。同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,充分尊重个人意愿与实际状况,确保人才库既充盈又精干,为持续服务乡村打下坚实基础。
搭平台、促实效,开辟服务乡村“主战场”。精准对接需求方能释放银发人才的最大价值。各地聚焦乡村发展核心任务,依据银发人才的专业背景、技术特长和个人意愿,科学组建多样化志愿服务队伍。通过构建资源共享、平台共建、活动联动的协作机制,打造集技术推广、科普示范于一体的实践基地。组织银发人才深入田间地头、农家院落,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、农技指导、健康义诊、教育帮扶等务实服务。他们不仅传递知识技能,更以拳拳之心捐赠物资、扶困助学,将智慧与情怀播撒在乡村振兴的最前沿。
重关怀、强激励,营造老有所为“暖环境”。尊才爱才的浓厚氛围是激发银发人才持久动力的关键。建立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,定期走访慰问,倾听意见建议,及时解决实际困难。落实健康关怀举措,提供医疗体检及便捷的医疗服务,守护好人才的身体健康。积极建设老年大学、活动中心等阵地,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、拓展兴趣爱好提供有力支撑。同时,注重精神激励与价值认同,深入挖掘和宣传服务乡村的先进典型事迹,大力弘扬奉献精神,营造全社会尊重、支持银发人才贡献才智的良好风尚。
银发人才以其深厚的专业积淀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无私的奉献精神,正成为乡村振兴中一支不可替代的力量。持续完善引才、用才、爱才机制,定能让这抹绚丽的“夕阳红”在希望的田野上焕发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。(付笛)